这首五绝以简约笔法勾勒出震撼人心的秋思图景。前两句通过'梳发临水'的日常动作与'寒塘见秋'的视觉体验,构建出清冷孤寂的物理空间。后两句情感骤然升华,'无限'二字将抽象的乡愁具象化,而'一雁'的突然闯入,既打破画面静止感,又暗合诗人孤旅心境。全诗二十字中,'寒''秋''雁'三个意象精准传递羁旅悲情,末句飞雁掠楼的动态描写,更留下无尽想象空间。
艺术上最妙处在'坐见秋'的炼字——通常'见'搭配具体景物,此处却与抽象季节相连,赋予秋意实体化感知。这种通感手法比杜牧'银烛秋光冷画屏'早数十年,体现赵嘏在前代意象积累上的创新。
诗中'一雁度南楼'堪称神来之笔。雁本为寻常物象,但置于'乡心无限'的语境下,孤雁振翅的瞬间成为情感爆破点。南楼既是实指建筑,又暗含'南望故乡'的双关。飞雁的横向运动与诗人倚楼凝望的纵向静止形成空间张力,使二维诗境产生立体纵深感。这种以微小动态激活宏大情感的艺术处理,后来被李清照'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'化用。